全面防卫40年:生于忧患的新加坡如何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居安思危?
2024年1月22日,新加坡“全面防卫40”筹备委员会主席范瑞祥准将向媒体宣布:为纪念新加坡全面防卫概念和全面防卫日提出40周年,进一步提升新加坡民众的全面防卫意识,今年的全面防卫日纪念活动将升级为规模空前,为期两周的“新加坡齐心应变演习”。演习期间,预计将有超过500家教育、社区、商业和政府机构参与其中,模拟停水、停电、食品供应中断以及网络连接故障等突发状况。同时,新加坡食品局将与教育部合作,在40所学校进行食品供应中断演习,全岛约5万名师生将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体验和学习,提高师生对粮食保障重要性的认识。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如此大规模的演习实属罕见·。什么是全面防卫日?为何作为亚洲最发达、人均收入最高、幸福指数名列前茅的新加坡,会如此重视防卫意识?全面防卫这一概念在过去的四十年是如何发展和演化的呢?全面防卫概念提出40周年之际,本文旨在通过细致梳理该概念的历史背景和其发展历程,深入追溯这一战略思想的源起与演进,以及它对当代新加坡所带来的带来的深远意义。
1. 从传统军事防卫到全面防卫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领导层对国家安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这种意识源自新加坡特殊的国情。作为一个既缺乏自然资源又没有战略纵深的小国,新加坡处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大区域强国之间,这使得新加坡自诞生以来就抱有一股小国脆弱性,促使其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与此同时,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和东南亚地区持续的政治动荡,都给新加坡的安全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的领导层始终将国家安全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本原则,不断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并积极学习相关国际经验,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
新加坡在刚刚独立两年后的1967年就开始实施了强制兵役制度,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适龄男性(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至少服役两年,以确保新加坡拥有一支随时可用的武装力量。然而,随着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复杂化,新加坡的领导层很快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战略纵深的小国,一旦战争爆发,整个国家都有可能沦为战场,而且全民可能都会被卷入战争之中。因此,仅仅依赖军队来保卫国家是远远不够的。此外,新加坡内部多种族、多宗教的社会结构使其极易受到分裂势力的影响,破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基于这些考量,新加坡决定在传统的军事防卫基础上,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制定一种能够动员全民和社会各界参与的防御战略。这一战略不仅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还要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受到瑞典和瑞士的全面防卫政策的启发,新加坡政府于1984年正式提出了新加坡版本的全面防卫概念。这一概念强调“全社会”的参与,其核心目标是将政府、军队、商界和民众等各个领域紧密结合,共同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自1984年起,新加坡每年的2月15日被特别指定为全面防卫日。这个日期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向日本投降的日子,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以历史为镜,提醒所有新加坡人时刻保持对国家安全的高度警觉。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23年全面防卫日所强调的:“这段历史教导我们(新加坡人民),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不能指望他人。”
2.全面防卫的五大支柱
1984年首次提出的全面防卫由五大支柱组成,它们分别是:军事防卫、民事防卫,经济防卫、社会防卫和心理防卫。在新加坡全面防卫的标志中,五个箭头代表全面防卫的五大支柱。这些箭头都指向同一个上升的方向,意味着所有支柱都在为保护新加坡的进步和未来而共同努力。标志的轮廓是一个手的形状,强调团结和完整,并提醒新加坡人如果缺少了五个“手指”中的任何一个,全面防卫就不会有效。这个轮廓还隐含着房子的形状,象征着新加坡是新加坡人民的家园,全面防卫确保了家园的安全。
2017年,全面防卫标志进行了更新,呈现出更现代的3D外观。新月和星星转移到与国旗类似的正立位置,增强了与国家标志的关联。新版的金属光泽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意在提醒新加坡人需要在自己身上拥有钢铁般的坚强,即“我们内在的钢铁”。
军事防卫
军事防卫是新加坡的全面防卫的基石,也是新加坡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一部分。面对独立互动内忧外患,李光耀为新加坡国防定下了“毒虾”战略,并认为新加坡必须成为一只含有剧毒的小虾才能避免被周围的大鱼吃掉。早在建国初期,新加坡就和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以获得该国的军事指导。以色列军官依照以色列国防军的模式来打造、训练新加坡军队,新加坡军队也渐渐学习到了了以色列军队“短小精悍”的作战风格。从1967年开始实行的强制国民服役制度确保了新加坡时刻拥有一支约60,000名正规和现役军人,以及大约900,000人的后备役人员组成的新加坡武装部队。同时,新加坡政府为了确保新加坡具备足够的威慑能力,不惜重金进行国防投资。作为一个人口不到六百万的国家,2022年新加坡国防开支为163亿新加坡元,约合120亿美元。高居东南亚之首。其国防开支占国家收入的比例在东盟位居第二,达到了GDP的3%。新加坡经常大量采购美制与欧制武器,即使军队在人数上不及周边国家,但武器装备可以说是在质量上优于印尼和越南等东南亚军事大国的。据2022年最新数据,新加坡军事实力全球排名第42名,东盟排名第5名。此外,新加坡还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国防公司——新科工程,并且是该地区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前100家国防企业排名的军工企业。这些举措清楚地表明新加坡对国防建设的重视,并将其视为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基石。
经济防卫
新加坡经济防卫的目的是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定,以应对国际贸易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新加坡领导层认为,作为一个缺乏自给自足能力、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岛国,新加坡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国内经济的竞争力和韧性、建立有效的应急计划、保护关键基础设施、提高供应链的弹性和安全性等。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外部经济威胁和挑战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自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长期通过经济发展局对经济进行干预和引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加强新加坡经济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投资于基础设施、科技和创新、人力资源发展等方面,以提高经济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民事防卫
民防作为社会防御的核心部分,主要由警察部队和民防部队这两大力量构成。不同于以阻止军事侵略为目标的军事防卫,民事防卫的重点在于确保社区安全,以及教育公众如何进行救援、疏散、急救和损害控制等关键任务。如新加坡民防部队官网所述,此类教育旨在培养每位新加坡人在紧急情况下互帮互助的能力。这样,在面临外部侵略时,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士兵可以集中精力与敌人作战,同时信赖民防部队在后方维护国内安全和稳定。为了提升民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民防部门经常为不同领域的民众提供培训和指导。这些培训课程使民众能够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此外,民防部门还设立民间咨询委员会,其任务是建立公众意识,并制定由议员和社区领袖传达的媒体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民防部门努力与民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地方和社区的参与,并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策略。
社会防卫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的社区,种族和宗教问题始终是潜在的分裂因素。自李光耀政府以来,新加坡的领导人们一直铭记着1969年种族暴动的教训,深知维护社会团结的重要性。因此,社会防卫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不同种族社群间的凝聚力、和谐与宽容,确保国家的团结与稳定。新加坡政府将社会防卫定义为努力理解并尊重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社会各个部分能够团结一致。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公平对待所有种族群体,并将种族和宗教和谐视为确保持续繁荣和生存的关键。此外,新加坡还鼓励和支持跨宗教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这些组织在增进不同宗教社群间的相互尊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为了纪念1969年种族暴动的深刻教训,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多元化发展,新加坡政府将每年的7月21日定为种族和谐日。在这一天,新加坡各大学校都会组织跨文化分享活动,并鼓励学生穿其他种族的服饰前来上学,并会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以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心理防卫
心理防卫的主要目标是培育新加坡国民的集体意识,并在面对危机时增强他们的“决心和韧性”。受芬兰心理防卫框架的启发,这一支柱强调在遭遇突发危机时,新加坡人需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韧性,共同应对挑战。这种心理韧性被视为新加坡政府在迅速应对危机和动员资源时的基础。新加坡政府的官方网站将“对成为新加坡人的自豪感”定位为心理防卫的核心原则,这不仅是理解新加坡历史斗争、领导力和国家成功的关键,也是培养国民归属感和民族主义的重要因素。
3.全面防卫观念的发展与转变
从1984年首次提出至今,新加坡全面防卫的概念的核心一直随着国际局势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威胁的性质而改变。在1984年最初提出全面防御时,新加坡面临着来自国际、地区、邻国和国内局势的多重威胁。国际层面,世界仍然处于冷战两极格局中,美苏争霸开始缓和,但紧张局势仍然存在。地区层面,东南亚刚刚经历了越南战争和越南入侵柬埔寨两场大规模战争,东盟作为一个新生的地区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上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在邻国关系层面,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并不稳定,新加坡甚至时常面临来自马来西亚领导人要切断供水的威胁。在国内层面,新加坡的军事实力刚刚起步,并未对邻国形成明显的优势。这些因素都深深的影响了早期的新加坡全面防卫观念,使得其将重点依旧放在传统军事防卫,而仅仅将其它防卫视为军事防卫的补充。然而,随着新加坡面临的威胁的变化,全面防卫的性质也在不停的变化。这一点从全面防御标志和海报的变化以及2019年增设数字防卫支柱最能体现出来。
A.全面防卫海报
自1984年起,新加坡国防部便持续推出与全面防卫相关主题的宣传海报,这些海报的设计和内容从最初关注传统战争和围绕新加坡武装部队(SAF)的民族团结,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非传统威胁和个人责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国防分析师何书黄表示,在早期的宣传活动和海报中,军事和民防是最显眼的支柱。从1984年初版全面防卫海报可以看出,身着陆海空三军军装的新加坡武装部队代表站在海报的显眼位置,意味着武装力量是全面防卫的基石,图中英文标语“全面防卫开始于新加坡武装力量,但所有人都有一份参与”也注重首先突出军事防卫的首要位置。
随着冷战的结束、地区和平的实现、新加坡军事实力的增强以及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和持续的区域挑战,新加坡国家安全的主要挑战已经逐步转向非传统安全领域,特别是恐怖主义威胁和自然灾害。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新加坡的全面防卫重点开始转向强调非军事部门和公民的韧性。从2003年和2004年的海报可以看出,全面防卫已经与武装防卫、经济和种族和谐并列,强调了反恐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市民在面对这些威胁时的角色。到了2017年,随着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言论的兴起,新加坡全面防卫海报着重突出社会团结,而非军事防卫。这些变化表明新加坡在不断调整其全面防卫战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挑战。
尽管全面防卫的叙事和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调整和演变,以应对新加坡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挑战,但其核心信息——每个新加坡人都在全面防卫中有一份职责——始终是一以贯之的主题。
B.增设数字防卫支柱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新加坡的发展为新加坡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攻击事件频繁发生,给新加坡人民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数据泄露风险。2018年,新加坡政府统计遭遇了4977次网络攻击,其中最严重的一起发生在6月底至7月初,针对新加坡最大的医疗集团之一新保集团的网络攻击导致大量公众资料泄露,其中包括总理李显龙在内的约16万人的门诊配药记录被黑客获取。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是的民众更加容易接触到虚假信息。因此,在2019年的全面防卫日上,时任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宣布,将数字防卫增设为新加坡全面防卫的第六大支柱,以应对数字数代的安全威胁。易华仁在致辞中指出,数码时代,人们必须强化意识和培养技能,抗衡网络诈骗、假新闻和网络袭击等威胁,加强数码防卫有助于新加坡打造数码经济,实现“智慧国家”愿景。作为数字防卫的一部分,新加坡人被要求在网上保持安全、警觉和负责任。这意味着要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能够识别假新闻,并在自己及其社区中培养数字素养。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和组织加强网络安全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不仅如此,新加坡国防部还在2022年3月宣布,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字防卫能力,新加坡将在陆海空三军之外组建“第四军种”——网络部队,以整合和提升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防卫能力。这些举措都凸显了新加坡对于网络安全以及对提升新加坡民众应对网络威胁能力的重视。
随着数字防卫支柱的建立,新加坡全面防卫标志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原有的五个箭头代表的五大支柱基础上,新增了代表数字防卫的箭头,并将全面防卫标志从五指变为六个向上的箭头。这一变化标志着数字防卫已成为全面防卫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原有的军事、民事、经济、社会和心理防卫并列,共同为保护新加坡的安全和未来提供支撑。
4.总结:全面防卫四十年
自1984年首次提出全面防卫概念以来,新加坡的全面防卫策略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适应,以应对时代变迁和安全环境的动态变化。这一策略的演进过程不仅从最初的传统军事防卫转向涵盖民事、经济、社会、心理和数字化等多维领域,而且逐渐成为国家安全架构的核心。新加坡全面防卫策略的发展,映射了领导层对于国家安全全局性思维的深化及对全球安全威胁变化的敏感捕捉。通过实施全面防卫策略,新加坡有效地将国家安全的范畴从单一的军事防卫拓展至包括经济稳定性、社会和谐以及心理韧性在内的更加广泛的领域。全面防卫日的设立和庆祝,不仅是对新加坡历史上沦陷之日的铭记,更是一种对全体新加坡人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提醒和强调。在当前全球安全威胁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全面防卫策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成为新加坡应对各类挑战和危机的关键性战略。
南京睿督提供新加坡COC证书,更多具体内容请咨询
电话:025-8658 3475 400-603-6575
网址:www.fire-test.com www.firete.com
邮箱:info@fire-test.com
微信号:firetesting 或 17714189018
……